07
2010馬上讓您彈得更好的小秘訣!— 13. 彈很快的秘密
圖片「Speedometer Mercedes W201」,作者 ifranz,Creative Commons BY-NC 授權。
Wiwi 今天決定把失傳已久的「彈很快的秘密」告訴您。這個秘訣很簡單,但可能馬上讓您的彈奏有巨大的進步,您一定要認真看喔!
其實這篇文章是另一篇小秘訣文章「小聲或跳音的段落一直漏音?」的延伸。在那篇的討論串,FISH 問了一個關於手指速度的問題:
可是我覺得很困惑耶!以不同的速度按下琴鍵?!
是說速度越快就會越大聲,速度越慢就越小聲?
那如果是速度很快的曲子,不就沒有辦法彈小聲了嗎??
真的不是很懂耶><
Wiwi 其實一直都有想過要寫這個主題,現在剛好有人問,所以我真的就不得不寫啦!
Wiwi 要送給您的第十三個秘訣:
「當我們說彈『快一點』的時候,我們的意思其實是把『音和音之間的間隔時間縮短一點』,而不是讓『手指動快一點』。」
一旦了解這一個事實,要彈快就會變得簡單許多了。
您可以彈多快?
為了向您解釋這個觀念,Wiwi 寫了一個好聽又快速的小曲子:
試試看反覆彈以上的這行譜,從稍慢的速度開始,然後不斷地加快、加快、再加快,但試著保持同樣的音量。
如果您在過程中出現了以下這兩個症狀,就表示您有地方做錯了:
a. 您到了某一個速度後,就不能夠再更快了。
b. 隨著您越彈越快,您同時也越彈越大聲。
首先想一想,彈奏以上那五個音,最快最快的情況是多快呢?Wiwi 在前面提到我們說彈「快一點」的意思,其實是指把「音和音之間的間隔時間縮短一點」,而世界上兩件事可以發生的最短的間隔時間,就是「沒有間隔」,換句話說也就是間隔時間等於或趨近於零。因此,彈奏上面那五個音可能的最快速度,就是五個音同時彈下去。
把五個音同時彈下去難不難呢?一點也不。所以既然您可以彈奏所謂的「最快速度」,您當然不該有以上的 a 症狀。
「拍子的速度」跟「手指動作的速度」是不同的兩件事
而有以上 b 症狀的人,是因為您把「拍子的速度」(也就是 Wiwi 說的「間隔時間」)跟「手指動作速度」搞混了,請看 Wiwi 幫您做的這個動畫:
五個灰色方塊代表以上五個音的琴鍵,注意上圖的中間和右邊部分的「拍子的速度」(間隔時間)是一樣快(長)的。
當我們說要彈比較快的時候,我們只需要縮短手指們彈下去的間隔時間(上圖中),而不需要把每一個手指本身的動作加快(上圖右)。因為每個手指本身動作的快慢,控制的是聲音的大小,而不是拍子的速度。
另外,當間隔時間短到某個程度的時候,我們不能等一個手指的動作結束後,才開始下一個手指的動作,正確的方式是讓手指跟手指的動作重疊(如上圖中)。就像足球場裡在玩波浪舞的觀眾,他們必須在一看到隔壁的人「開始站起來」的時候,自己也跟著馬上站起來,如果他們等隔壁的人「完全站起來」後,自己才開始站,整個波浪就會前進得很慢(或者說,人與人完全站起來的「間隔時間」太長)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小秘訣,Wiwi 自己發現這個秘訣之後,我的快速音群技巧真的就進步了許多!希望 Wiwi 有完全讓您了解我想要說的觀念,趕快到鋼琴上試試看吧!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,歡迎您直接回覆在下面喔。
小二黑
看WIWI大的說明是可以理解,但是實際做起來還是有難度 XD
Ερικ
看完這篇真的收穫良多!老師很用心呢!
心中有些想法,想請教老師(其實大多是自己的猜測~請老師不吝指正):
許多鋼琴家能夠以p甚至pp彈奏快速音群,每顆音仍舊無比清晰俐落而不會糊成一片,我猜,乃是由於他們在下一顆音甫落之際便將上一個音的手指迅速收起,讓音與音之間的重疊儘量減少。也就是說,學習如何準確控制那些讓手指抬起的肌群,是決定快速音群音色的關鍵!但是3、4指或4、5指解剖結構的現實增加了控制的難度,尤其對於年紀稍長手指肌腱發育已經定型的自學者而言,更是難以克服的障礙。不知道老師有沒有任何這方面練習的小秘訣或特殊方法呢?除了琴鍵上的練習,額外的肌肉訓練是否能夠增加學習效率,或者其實不那麼必要?
季思
wiwi老師你說的跟這個練習法很像耶~http://www.pianogarden.tw/FPP/default.htm
Wiwi
這一本書我有讀過喔,絕大部分的內容我都滿贊同的!您可以去看看英文版原文:
http://www.pianofundamentals.com/book/en/chapter_1
季思
這個練習法反對練《哈農》耶,WIWI老師也這樣覺得嗎~那平常不練哈農有甚麼更好的練習可以取代嗎?
樂樂
真的太神了!!!!
剛剛去試彈,瞬間功力大增啊!!!!
太感謝您Wiwi老師
且真的可以彈很快又很小聲,不像之前彈快就不知不覺變大聲!!!我還以為是手指不夠力,拼命練,原來是方法不對
除了感謝還是感謝,沒有看到這篇我可能一生都不知道原來彈快是這麼回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