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2013[MUZIK] 調式動物園!(2. 音高尺與小調)
這是 Wiwi 幫線上音樂雜誌「MUZIK ONLINE 古典在線」寫的專欄,原文網址如下,也歡迎您到他們的網站幫我衝人氣喔!
https://www.muzik-online.com/article/expert/wiwi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介紹了西方音樂最常用的調式之一—「大調」(major mode),也就是所有人自小就熟知的「Do、Re、Mi、Fa、Sol、La、Si、Do」的排列組合。
這八個字唸起來之自然且順口,讓人直覺地認為這八個音的音高,應該是等距離排列的,但如果您把這八個音放在尺上,您會發現其實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把音放在尺上?
好拉,這只是譬喻而已,聲音當然不能放在尺上,但假設真的有一把尺能夠測量出大腦對音高的感覺,然後我們用那把尺測量 Do、Re、Mi、Fa、Sol、La、Si、Do 這八個音相互之間的距離的話,應該會呈現以下的畫面:
(這把「音高尺」接下來將會在這一系列文章中不斷出現,這是我在不使用五線譜或鋼琴鍵盤的前提下,想到最好的呈現音與音相互距離的方式。了解調式,其實就是了解一連串音當中,音跟音相互的距離,所以這把尺很重要喔!)
眼尖的您應該已經注意到了,上圖的 Mi 到 Fa,以及 Si 到 Do 之間的距離比較近,刻度只相差 1 而已;而其他的音之間,距離都相差得遠了一點,刻度相差了 2。
像是 Mi-Fa、Si-Do 這樣子的、只相差一個刻度的距離,就是西方音樂理論中所定義的最短距離,我們稱它為「半音」;而像是其它相鄰音的、相差兩個刻度的距離,我們稱之「全音」。(要注意「半音」和「全音」這兩個名詞,雖然它們裡面都有「音」這個字,但它們不是音,它們是音樂理論中的「距離單位」,是用來形容兩個音之間的距離的。)
調整一個刻度就差很多
如果我們把一個大調的第三、第六、第七音(也就是上圖的 Mi、La 和 Si),一起降低一個刻度的話,我們就得到了一個「小調」(minor mode),看以下的動畫,比較一下大調與小調的差異:
我們先把目光集中在前五個音就好,大調和小調,如果只比較前面五個音的話,其實只有一個音不一樣,小調的第三個音,比大調低了一個半音(或音高尺的一個刻度),但光是這一個音些微的不同,就足以造成人感覺上的巨大改變。我在接下來的音樂檔中,以「大-小-大-小-大-小」的順序,交互彈奏這兩個調式的前五個音,讓您來比對看看,聽起來有什麼不同。
我最喜歡拿兒歌來當作解釋樂理的例子,而我第一個想到的、只用五個音的兒歌就是「小蜜蜂」,所以我接下來要彈小蜜蜂給您聽,一次在大調(也就是原調),另一次改成小調。
小蜜蜂大調:
bee-major
小蜜蜂小調:
bee-minor
小蜜蜂不開心、蝴蝶也是
您有覺得小調的小蜜蜂好像很不開心嗎?這就是有些音樂能讓您一聽就感覺很悲傷的秘密:「把第三個音降低半音」。我們在理論上稱它為「小三度」(minor third),這個音也是小調調式中最重要的特色音。
然後我們再把降低的第六和第七音(學術上的名稱是「小六度」和「小七度」)加回來,再給您聽一個例子,這次是小蜜蜂的好朋友「蝴蝶」,這首歌剛好有用到音階的每一個音,所以您可以聽到大調和小調音階的全貌。
原始的,開心的蝴蝶:
butterfly-major
降低第三、第六、第七音的蝴蝶:
butterfly-minor
音樂人很 care 調式
所以您就知道,為什麼古典音樂人在音樂會節目單和 CD 盒背面,總是要標示一首曲子是「XX 大調」還是「XX 小調」了,因為些微的音高調整,就可以影響整首樂曲的感覺。看完這篇文章,也去找一些小調的曲子來聽聽看吧!
(不過,小調的故事其實還沒完,我們下篇再繼續!)
[MUZIK 專欄] 調式動物園!(一、Do, Re, Mi 與大調) | WiwiStudio – 學鋼琴,當然要找 Wiwi – 台灣鋼琴家官大為(Wiwi Kuan)的個人網站!
[…] 大調只是西方音樂眾多調式的其中一種而已,在接下來的系列文章,我還要介紹其他有趣的調式給您,希望您繼續收看囉! […]
最近寫的、錄的、拍的東西。 | I'm Wiwi.
[…] http://www.muzik-online.com/#!column_36_5883 (MUZIK) http://v6.wiwistudio.com/?p=2648 […]
[MUZIK 專欄] 調式動物園!(三、小調的三種模式) | WiwiStudio – 學鋼琴,當然要找 Wiwi – 台灣鋼琴家官大為(Wiwi Kuan)的個人網站!
[…] 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提到了只要把你熟悉的大調音階,也就是「Do、Re、Mi、Fa、Sol、La、Si、Do」中的第三、第六和第七個音稍微降低一點點,你就產生了一個聽起來比較黯淡、比較不開心的「小調」(minor mode)。同時我也使用了一個我稱為「音高尺」的圖形,來表達調式裡音跟音的間距,如果你還沒看過這個系列的前兩篇文章,現在快去看,這樣你才能更看懂今天這一篇在說什麼。 […]
[MUZIK 專欄] 調式動物園!(四、Do-Re-Mi 重新排排站) | WiwiStudio – 學鋼琴,當然要找 Wiwi – 台灣鋼琴家官大為(Wiwi Kuan)的個人網站!
[…] 在前三篇文章,我們討論過了近幾百年來西方音樂最常使用的兩種調式,「大調」和「小調」,然後也解釋了小調實際上使用的三種模式,我們也了解了大調聽起來比較明亮、比較開心,小調則是比較黯淡和悲傷。 […]
[MUZIK] 調式動物園!(五、最終章) | WiwiStudio – 學鋼琴,當然要找 Wiwi – 台灣鋼琴家官大為(Wiwi Kuan)的個人網站!
[…] 我們之前已經介紹過大調、小調、小調的三種模式和七種 Do-Re-Mi-Fa-Sol-La-Si-Do 排排站的方式。今天在這個系列文章的第五篇,也是最後一篇,我要挑選五個其他我覺得很有特色、值得一提的調式們介紹給您認識。 […]
Erin
天啊!! 小蜜蜂大調 & 小蜜蜂不開心版 超好聽的!!
跪求鋼琴譜~
yoyo
wiwi, 你好,如果說是因為想調整半音的話,只要把"Mi"Fa & “Si"Do往下移動半音即可,為甚麼第六個音–“La"也要一起往下移動呢?
我也有想過如果讓所有人都差一個全音,不過實驗結果是會變成Do La Mi #Fa #So #La Do 第七個音就回回去啦~真的是因為這樣所以才不讓大家都升一個全音嗎?
又,當初鋼琴的設計為甚麼不要每兩個白鍵中間都隔一個黑鍵,反而要長成現在這個樣子呢??
抱歉我問題有點多,小時候就很好奇,不過一直沒有人可以問>_<